城市商業性,是城市生活所具有的特性,依據芝加哥學派著名的社會學家路易斯·魏爾斯的觀點,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的主要差異體現在三個方面:較大的人口規模、較高的人口密度、富有異質性的人口結構和生活方式,這三點都依賴于人群的聚集,因此,空間景觀具有使聚集人群有合理、舒適的體驗也成為商業景觀設計的首要命題。
另一方面,有限的城市用地往往無法滿足人群大量聚集的需求,這一矛盾在中國城市中尤為突出——基于特有的土地開發規則,中國的城市公共街區常常處于延展范圍有限、地塊劃分過密的狀況,通過豎向的、混合使用的方式來突破限制是必然的選擇。因此創造高效聚合是商業景觀設計不斷迭代的核心訴求,其景觀設計也更重視空間的視覺體驗和互動性效果。
就設計范疇而言,綠動園林設計師在塑造高效聚合空間的過程中就考慮到至少需要具備四個方面的思考:體驗豐富、布局有機、統籌技術、運作規律。
1. 豐富的空間體驗
商業景觀設計的類型有很多,如商業綜合體,商業廣場,商業街,商業地產等,這里以商業綜合體為例做說明,商業綜合體是城市空間的延續,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體現,理想的商業綜合體景觀設計應當釋放出城市文化多層次、多面向的豐富魅力。
在很多綜合體項目中,綠動設計師將人群行為和城市環境納入考量,在辦公和商業單元中增添了城市景觀大廳、局部露天酒吧、屋頂步道等個性化空間,將室內外空間的轉換融入動線設計,突破了單一的手法,營造出流暢又富于變化的空間體驗。
2. 有機的功能互動
商業綜合體的功能組織正在由簡單疊加向著整體性、互動性更強的模式演進。
回顧上世紀90年代,商業綜合體常被代稱為HOPSCA,即酒店、辦公、停車、購物中心、會議和居住等功能要素的集合;而今天,綜合體需要回應 “一站式生活” 所提出的新需求,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間劃分超越了對經濟性的追求,更強調業態之間的有效聯動。
3. 統籌所有的并行問題
商業景觀的設計往往涉及多項技術的統籌。在技術上,由于城市尺度項目所涉及的大跨度、超高層等復雜結構較多,加之交通、消防、節能、智能化集成等多專業合作,經驗深厚的設計團隊對于項目深化及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4. 尊重商業綜合體的運作周期、前瞻性、靈活性
商業綜合體的運作周期很長,而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設計師需要在各項技術設計工作中給未來預留必要的靈活性,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功能調整或定位變更。國內綜合體項目的開發流程和項目管理經驗相對不成熟,優秀的設計師應當具備主動的思維方式,以自身專業的視野,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準確的預判,提前有針對性地組織設計工作有效展開。
作為一種集約、高效的空間組織方式,未來的商業綜合體設計仍然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對于設計師而言,商業景觀設計的意義不僅僅是完成一項集感官體驗和功能于一體的景觀設計項目,更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去為城市與人群組織一個未來的生活模型。